雅弄冰川及周边山峰。航拍接片而成的横幅长图,直观展现出了雅弄冰川“大河”一般的巨大体量。
图片拍摄于2017年11月
那时候的文章里,“雅弄冰川”还被称为“来古冰川”。直到现在,大部分人还是习惯于叫“来古冰川”。但是“来古”是个“群名称”,指代的是来古村周边的海洋性冰川群。这些冰川里并没有一条冰川叫“来古”。来古村村民在村口的佛塔转经,远处的雪山之间的山谷中便是“雅弄冰川”。
图片拍摄于2018年4月
直到2015年,我和朋友因为拍摄项目深入到来古村,才亲眼见到了雅弄冰川。站在来古村外的小山坡上远眺冰川,只见雅弄冰川呈"S"形奔流下来。因为是正对着冰川,这个角度看不出其十几公里的长度。但从其宽阔的冰川面和巨量的冰体,能感受到冰川向下俯冲的气势,以及看似平静之下蕴藏的巨大能量。来古村视角下的雅弄冰川
图片拍摄于2015年7月
随后几年里,我造访来古村的次数就多了,不仅是看雅弄冰川,也探索周边的冰川群和景观,比如,然乌湖。然乌湖可是318川藏线上的“名人”,从四川方向上来,过然乌镇,接下来十余公里的路段,都是在风景优美的然乌湖畔前行。3月的下然乌湖(安目措),水色碧绿。湖左岸为318国道。
图片拍摄于2018年3月
在文末长按二维码进入720yun
切换至“西藏昌都下然乌湖”场景
观看然乌湖全景视野
然乌湖的形成与古冰川的运动有很大关系。古冰川对山谷的刨蚀、古冰川堆积物以及来自两侧的洪积物、崩积物对河道的堵塞,让冰雪融水在宽阔的谷中汇成三座串联的湖泊。在然乌镇上空航拍的然乌湖全景。画面左边为上游的上然乌(雅措),中然乌(安措)。画面右边为下游的下然乌(安目措)。
图片拍摄于2018年4月
从下然乌湖(安目措)逆流而上,山谷在然乌镇折了个弯,由东西转为南北向,中然乌(安措)、上然乌(雅措)安卧其中。然乌湖水主要来源于上游的冰川群,在冰川消融剧烈的夏秋,大量裹着沙石的冰水注入湖中,使得湖水非常浑浊。夏季的中然乌(安措),湖水浑浊
图片拍摄于2015年7月
而冬春时节的一湖碧水,搭配着湖两岸的村落牧场、森林雪山,构成一个迷人的世外桃源。中然乌(安措)湖畔风光
图片拍摄于2018年4月
然乌湖畔村中劳作的村民
图片拍摄于2018年4月
在上然乌(雅措)旁的康沙村,登上村后制高点休登寺,就能远远望见在山谷的尽头、雪山之下,横亘着一道“沙石堆”,那就是雅弄冰川的终碛垄。在康沙村休登寺看上然乌(雅措)。留意画面左侧湖畔的一列矮丘,可能为古冰川运动留下的侧碛。
图片拍摄于2018年4月
隔着上然乌湖,能看到山谷尽头雪山脚下的雅弄冰川终碛垄。
上图拍摄于2015年7月,下图拍摄于2018年4月
沿湖畔公路越过湖头的湿地和牧场,翻上终碛垄来到冰碛湖边。冰碛湖湖水虽然浑浊,但湖中却漂浮着数座冰清玉洁的冰山,一派极地风光。这是从雅弄冰川上脱离下来的冰川冰,湖的另一边,冰川冰舌伸入湖中,露出一面几十米高的断面,透着幽幽的蓝色。春季还未解冻的冰碛湖,远处是冰舌伸入湖中的大断面。
图片拍摄于2018年3月
游人在冰封的冰碛湖上观赏“蓝色冰山”
图片拍摄于2018年3月
星空之下冰碛湖中的浮冰,浮冰用无人机LED灯照亮
图片拍摄于2019年9月
雅弄冰川冰碛湖上方还有一座湖泊,两座湖泊一“垄”之隔,水色却不尽相同:位于下方的雅弄冰川冰碛湖,由于冰川运动带来大量的泥沙砾石,使得湖水常年浑浊;而上方的湖泊,尽管其来水也是上游的几座冰川融水,但由于经过数公里河床的沉淀,汇入湖泊时水质已较为纯净,因此水色显得澄清,在冬春季节甚至呈美丽的蓝绿色。初春时节,一绿一白两座湖。“绿色”是因为上游冰川消融小,来水量小而清澈;“白色”是冰碛湖还没有解冻,覆盖着一层冰面。
图片拍摄于2018年4月
冰川消融剧烈的夏末,上游来水量大,泥沙来不及沉淀就汇入“绿湖”中,湖水也就变成了乳白色
图片拍摄于2019年9月
雅弄冰川是“来古冰川群”中的老大哥,其长度三十余公里,冰舌平均宽2.5公里,面积达179.59平方公里。雅弄冰川所在的藏东南地区,主要受海洋性季风影响,暖季的印度洋西南季风、冷季的孟加拉风暴和南支西风槽,源源不断的降水供予着冰川的发育。因此,海洋性冰川积累量大、运动快、冰川作用强烈,天生具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质。来古冰川群区域降水十分充沛,我们考察数次,从来没有遇见过连续的好天气,都得抓住雨雪的间隙进行考察活动。图为2018年4月,我们冒雪徒步前往雅弄冰川深处。
雅弄冰川冰舌表面有几道黑白相间得纹路,算得上是标志性景观之一。雅弄冰川上游是有好几条支冰川交汇而来,冰川两两会合,各自的侧碛并在一起,形成了颜色较深的分隔线—中碛。就像是城市里数条单行道,最终汇成一条多车道的高速公路。从无人机的视角看冰舌上的中碛会更明显直观
图片拍摄于2017年11月
雅弄冰川冰舌
图片拍摄于2018年4月
想要亲密接触冰川,需要费些体力才行。从冰湖下面是很难上去的,冰川就是一台巨型推土机,把两侧山体掘的非常陡峭,塌方落石频繁。我们爬上冰川北侧的山坡,沿山腰徒步三个小时,切近冰舌中段位置,再找个坡缓的地方下到冰川上。从雅弄冰川侧面山坡上接片拍摄的冰川冰舌
图片拍摄于2017年11月
站在冰舌冰面看冰川,视野里尽是茫茫冰原的淡然与冷酷,让人失去尺度感:你以为“不远处”的冰洞十分钟就能走到,实际上跟它相距好几公里;你以为一天就能走完冰川,但数年前一支科考队花了十天时间,也没能到达冰川尽头……在宽广的雅弄冰川冰舌上,渺小的人类就是唯一的参照物
图片拍摄于2017年11月
冰川表面上遍布着小型的融水湖,以及刀砍斧劈似的冰裂缝,透着蓝光。同伴正从一道冰裂缝上跨过
图片拍摄于2017年11月
航拍冰舌表面的融水湖和冰裂缝
图片拍摄于2017年11月
还有冰舌边缘的“冰川喀斯特”,包括冰钟乳、冰笋、像蓝色迷宫一样的冰溶洞。冰洞底部迷幻的蓝
图片拍摄于2017年11月
一座冰洞洞口的小冰瀑,冰川边缘的冰洞往往是冰下径流的出口
图片拍摄于2017年11月
望向冰川上游方向,我们暂时力所不能及的冰川尽头,耸立着一系列雪峰,遗世独立、峻峭险要。在雪峰间,一道道冰川发源、流淌、交汇……最终,合为一条大河,奔向你从左至右分别名为“嗨钦”、“岗亚打”、“则赫”的三座雪峰,尽管海拔6000米出头不太出众,但呈“山”字排列的三联峰形象,应该是该区域中“最有形”的雪峰组合了。
图片拍摄于2018年4月
本文感谢:
@andare 对本文的指正建议
@峰形-7556米 提供的山峰数据
各位朋友在拍摄中给予的帮助支持
▼